星期一, 3月 17, 2008

點燃激情 傳遞夢想



3月24日,北京奧運會聖火將在希臘古奧林匹亞遺址點燃。

這場歷時130天,總里程約13.7萬公里的火炬

傳遞注定將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火炬接力當中一大特色就是將把奧運聖火

帶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奧林匹克聖火來自太陽神阿波羅的賜予

取火的這一天太陽是否露面很重要

採集奧林匹克聖火的唯一方式是讓陽光集中在一枚凹面鏡的中央

讓它產生高溫,然後引燃聖火。用傳統的方式取火,象征著奧運聖火的純潔

也象征著古奧運會傳統的傳承。
  

星期一, 3月 10, 2008

塵封80年的舊社

賴月珍 攝

宜蘭縣南澳鄉泰雅族舊社「巴博凱凱」

日據時期族人遷居下山後

就被遺忘在荒煙蔓草間。

南澳鄉公所調查泰雅傳統領域

根據耆老訪談內容及文獻資料,翻山越嶺踏查

終於找到塵封80年的「巴博凱凱」。

巴博凱凱社在西元1920年代,因常遭太魯閣族人壓迫

族人不得已離開舊社

大部分人遷到澳花村,也有少數移至金洋與庫巴博社。

星期日, 3月 09, 2008

308為尊嚴而走



台灣原住民族 東部族群聯盟

發起獵人行動─308為尊嚴而走

活動串連部落走上台北街頭。



原住民為爭取土地權

生存權與自治權跨出了第一步。

2005年司馬庫斯三名原住民因撿拾泰利颱風

風倒木殘幹遭移送法辦

引發司馬庫斯原住民部落強烈不滿。






去年底,台東卑南族卡地布部落舉辦年祭狩獵儀式時

因森林警察未接獲台東縣政府告知,發生驅離事件

卑南族莊嚴的狩獵儀式遭到阻斷

原住民認為尊嚴受辱,發起一連串抗議活動。

星期四, 3月 06, 2008

鳥巢四月竣工



鳥巢的完工日期要到4月份,會如期完工迎接4月18日的國際田聯競走挑戰賽。

鳥巢工程應該說是按照計劃有序進行,原定于今年二季度前後完成

所以4月份完工應該說是如期完工。

鳥巢目前已經進入燈光調試等收尾工作,由於開幕式需要大量的布景工作

所以工程竣工日期由2007年底推遲至今。

星期三, 3月 05, 2008

隔震消能建築技術


台灣平均每年有三到四次規模六以上的地震,每年會有一次影響較大的地震
尤其921大地震後,建築物更需要提升耐震性能

隔震與制震最大的不同在於,隔震除提供結構阻尼
還可能較制震延長建築物的周期,並降低地震反應的效果


相較於制震建築,隔震建築需要更多成本,隔震建築在地震來時
能達到九成消能效果;制震建築的消能效果僅一成左右

因此,在耐震及舒適度上有很大的差異,平均造價成本也有50到200倍不等
一般來說,隔震建築的每坪造價成本就會多出1到1.5萬之間



國內建商使用的隔震器多為直徑150公分大,日本使用上多為直徑80到120公分。
台灣目前隔震建築共有39棟,包括慈濟醫院、台北市地政及防災應變中心等公共建築

台灣白魚面臨生態浩劫


台灣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李德旺 攝

已列瀕危程度的台灣特有種白魚

原本在新社鄉食水嵙溪中還可見嬉戲蹤影

但政府近來整治河川工程,嚴重破壞生態

原本數量不多的白魚更面臨滅絕

台灣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發起「救魚」活動。

星期二, 3月 04, 2008

防災資訊上Google Earth查看


現在水保局與網路3D平台Google Earth結合

對於土石流防災有興趣的民眾,都可以上網瀏覽最新資訊,並與國際接軌。


水保局表示,土石流防災作業,結合衛星監測、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地理資訊

以及尖端監測技術等,可以提供土石流觀測的即時影像,土石流潛勢溪流分佈

土石流影響範圍等,還有最新的空照圖,過去這些資訊,都只有專業人員可以使用

現在,水保局與Google Earth結合,隨時提供有興趣的民眾查詢,並與國際人士共享

可以讓國際瞭解我國土石流防災領域的成果。

星期一, 3月 03, 2008

翱遊天際


想飛,是所有人的夢想

人類前仆後繼,想盡各種辦法飛上青天
只為體驗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翱翔藍天的感覺


知名資深教練羅古生 告訴我們:

飛行傘的外觀,像是一個機翼剖面,上下各有一片傘布連接,前緣的地方開有一個口
是為「進氣口」,又叫「風口」。
風由風口進入傘翼內部後,藉由翼形隔間(翼肋)的通氣孔,來平衡傘翼內部的空氣壓力。
當空氣進入翼肋後,傘翼會形成一個半鋼體,通過空氣時,因為傘翼的上層距離長,下層距離短,所以空氣流速會變成上層快,下層慢。




根據「柏努力定律」:流速與壓力成反比——也就是上層空氣流速快,所以空氣壓力小,反之下層因為空氣流速慢,所以壓力比較大,因此造成一股由下往上推擠的「昇力」,而速度愈快,昇力也就愈大。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起飛前,傘翼拉起後要加速快跑的原因了。 

星期日, 3月 02, 2008

古道漫步


<楊倩慧 攝>

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的馬都安(MABATUANG)古道,位於苗栗縣泰安鄉清安村,山間櫻花綻放,桃花紅、李花白,優閒漫步其間,空氣清新,還可享受高山採草莓的樂趣

部落發展協會總幹事說,最早的祖先是聚住在雪見地區的梅園村部落,祖先從雪見到大坪,都是走這條古道,後來成為漢人挑擔、泰雅族人背竹簍,來回運補苧麻、粗皮梨的重要運輸線

古道在中途「砲台」段分出兩條岔路,一條通往腦寮庄,那裡在日治時代設有瞭望台,另一條通往司馬限林道沿線的「達老安」部落,日治時有四座古砲台,目前遺址只剩基座,砲台已不復見。

台灣熱門的生態 盛事



人與鶴,在意外的時刻,相聚在金山的清水溼地

生態和諧的美景,在青綠的田野上溫馨開展



丹頂鶴的美好long stay 其畫面真讓人感動

金山丹頂鶴來台過冬,引發人們的關心



每個人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丹頂鶴的關心

當地居民展現接受丹頂鶴前來棲息的善意



丹頂鶴最美麗的畫面,就是繁殖季來臨前的鶴舞,雙鶴如同披著白色舞衣

展開優美的對舞

星期六, 3月 01, 2008

奧運聖火上珠峰

3月底即將拉開序幕的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活動,將在全球掀起北京奧運會的熱潮。

在整個火炬傳遞活動中,熱點諸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聖火抵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展示活動。

據了解,今年3月31日舉行的歡迎奧運聖火進入中國和接力活動啟動儀式上

將專門留出一個火種燈用於聖火抵達珠峰活動。

聖火抵達珠峰火炬手團隊將在5月期間,選擇具備登頂氣候條件的任何一天實施聖火登頂活動

屆時,奧林匹克聖火首次送抵世界最高峰的壯舉將向全球進行電視直播。

星期五, 2月 29, 2008

我們的島 - 前進南極篇



製作緣起:

南極是全球平均溫度最低,風力最強,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極地,為了了解全球氣候暖化的影響層面,以及紀錄台灣人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過程,公共電視新聞部首度前進南極,全程紀錄登山隊員,在惡劣的極地中,攀登南極洲最高峰的艱辛歷程,並用鏡頭見證白色大地的風華與挑戰。

節目內容:

一、前進南極

 四位在高山大川之間尋找夢想的人,2007年12月中旬,再度出發了。近兩年來,他們在企業界的資助下,已成功爬上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當中的五座頂峰,他們今天的目標是南極洲的文森峰,為了紀錄白色大地的真實面貌,我跟隨著他們前進南極。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南極洲是影響地球氣候變遷的主要地區,台灣世界七頂峰登山隊的隊員,在前往南極洲之前,首先前往智利與阿根廷的南部,我們來到全球最長的安地斯山脈之帕塔哥尼亞高原(Patagonia),先適應環境與調適體能,我也抓住難得的機會,觀察高原冰河消退的情形。

 灰色冰河快速消退的問題,只是地球暖化的表徵之一,我們也到俗稱世界盡頭的澎塔亞雷納斯地區(Punta Arenas),觀察太平洋東南海岸環境與麥哲倫企鵝的棲地,試圖多了解一點南美洲環境的訊息。我們從平靜的海灣,走到波濤洶湧的水域,看見這一群南美洲特有的企鵝,這個物種在2006年間,曾經先後遭遇食物不足,因而營養不良死亡,與海岸污染的雙重威脅。看到麥哲倫企鵝成群徜徉岸邊的畫面,希望能夠真實永遠的存在。

 結束南美洲的環境觀察行程,我們正式前進南極,搭乘軍事運輸機改造的客貨兩用飛機,首先飛越麥哲倫海峽之後,就進入「南極公約」所定義的,南緯60度以南之南極地區,也就是南冰洋的上空,此時,我們也特別獲得允許進入駕駛艙,拍攝南冰洋的浮冰漂流與消溶的情形。當進入南極洲陸塊,白色大地映入眼簾之際,才驚覺挑戰真的要開始了。

二、南極冒險家的轉運站

 南極洲愛國者山基地營,是進入南極點與攀登最高峰的主要轉運站,雖然南極到台灣的直線距離大約是一萬二千多公里,但因為飛機航線的關係,台灣世界七頂峰登山隊從台灣出發,必須經過五次的轉機,約飛行了四萬公里,最快也要四天,才能到達這個全球冒險家的集散地。

 南極洲的低溫與強風,是人類的挑戰之一,為了降低風險,我們特別挑選在南極的夏季與永晝期間造訪南極,但天意還是讓人的盤算失準。

 從走出運輸機踏上冰面跑道的那一刻,就感受到極地的壞脾氣,愛國者山基地(Patriot Hills Camp)海拔約800公尺左右,天氣相當不穩定時好時壞,有時太陽高照,但低溫難耐還間歇飄著雪花,有時強風來襲,颳起千推雪,猶如置身咆哮巨人的淫威之下,讓人不得不低頭臣服。

 基於「南極公約」的規定,愛國者山基地營(Patriot Hills Camp)的管理必須符合許多環境保護的規範,像電力是以太陽能為主。

 在2007年的最後一天,我們還是被困在愛國者山基地,來自不同國家的研究人員與冒險家,全部聚集在大帳棚一起倒數歡度跨年之夜,白板上也寫上十幾種不同語文的新年祝賀語,大家短暫的拋掉壞天氣的陰霾。

三、登山前奏

 來自不同國家的登山專家,聚集到愛國者山基地之後,都會接受專業登山嚮導的建議,與其他登山隊員重新培養攀登默契,並一起練習登山安全技術,從繩結、繩隊行進、冰斧運用與滑落制動,到冰河裂隙救援技術等等。

 我們五位登山隊員也利用在攀登基地營的空檔參與練習,還特地真實體會掉下冰河裂隙的情形,與滑落拉扯的力道。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來自不同國家的登山隊員正式整裝,首先要調整背負與雪橇的重量。

 文森峰攀登基地營海拔約2100多公尺,今天我們要從這裡背著背包與拖拉雪撬,裝載50公斤左右的登山裝備與物資,往上推進到第一營,海拔約在2700多公尺,大約是需要三個小時左右,嚮導說這是給我們的適應行程,接下來會越來越難。

 當我們到達營地之後,必須面對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因為南極地區必須力行環境管理規範,所以文森峰各個營地的所有外來物質,必須分類並運出南極地區,包括排泄物。

 「像糞便與尿尿必須分離,所以會有不同的處裡方式,每個營地通常會有一處共同尿尿的小洞,至於糞便,就必須以專用的塑膠袋裝起來,這個專用塑膠袋包含有衛生紙、消毒濕紙巾、除臭劑、內裝塑膠袋與外密封口袋,使用之後,再帶到基地營統一處理,才不至於污染乾淨的白色大地。」登山嚮導詳細的向隊員說明排泄物的處理方式。

 熟悉了南極的登山規範之後,我們趁著天氣轉晴,繼續推進到海拔3000公尺左右的第二營,同時也為了建立主峰的攻頂營地,我們也在海拔4200公尺,主峰與第三高峰的鞍部,設置一處高地營,並儲存足過一週以上所需的攀登物資。但是,第二營到高地營之間的海拔落差,高達1200公尺左右,冰雪坡度在30到60度之間,加上背負著20公斤左右的登山裝備與物資,實在是很辛苦與危險。登山隊員們穿著雙重靴加上冰爪,每隻腳的額外負擔多了二公斤左右,尤其,極地山區的氧氣比一般山區要低許多,雖然這一段陡坡是在4000公尺左右,但呼吸的感覺,其實與五、六千公尺左右的高山是差不多。

四、登頂行動

 所有登山隊員到達高地營之後,大都會休息一天,儲備體力,並等待適合的天氣攻頂。我們也趁機到隔壁帳棚串門子,拜訪知名的國際嚮導,並做點國民外交。我們在狹小的炊事帳棚內,拿起鍋碗瓢盆,來了一段打擊交響樂,這是在緊張與壓力重重的攀登行程裡,自得其樂的即興典範之作。

 但是,在談笑歡樂之間,天氣卻逐漸轉差,我們開始為早上去攀登主峰的登山隊伍擔心了起來。到了下午,風力轉強、雪片紛飛、整個山區已被風雪籠罩,部分登山帳棚,並被強風吹垮,日本登山隊員緊急搶救,其他隊員也趕來幫忙。

 這個時候高地營的無線電傳來求救的訊號,整個高地營立即繃緊神經,幾位嚮導也馬上著手救援計畫。第一波救援人員,由二位資深嚮導結一個繩隊前往主峰方向搜救,另一位登山嚮導陶德帕西(Todd Pasey),在營地以鐵圓鍬製造高頻音效,試圖引導失去方向的女子登山隊。

 約二個小時之後,在迷濛的風雪中,傳來好消息,迷路的登山隊員終於被救援人員找到了,總算是有驚無險,這三位登山隊員都是經驗豐富的國際登山好手,但還是因為大意,差一點造成嚴重錯誤。

 1月8日,今天依然飄著小雪,天氣還是沒有明顯轉好,但遠方的山頭是依稀可見,登山嚮導認為天氣是轉趨穩定的,所以決定趁勢攻頂。早上九點多,十五位登山隊員,隨著三位嚮導陸續出發,經過7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到達文森峰的主稜線,海拔約4800公尺,這時候的風速約30公里左右,雖然是許可登頂的安全範圍之內,但登山隊員到了這個階段已經相當疲憊,加上約相當於6000公尺的低氧環境,並在狹小的冰雪岩混和地形攀爬,必須相當謹慎小心。

 下午五點左右,台灣首支登山隊伍的五位成員,終於成功站上南極洲的最高峰,其中,江秀真並同時完成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攀登紀錄,她是華人世界、台灣第一位完攀世界七頂峰的女性登山專家,她在文森峰頂的感觸相當深刻,「雖然我12年前去過聖母峰,但在短短兩年把最後六座完成,?的非常艱辛,但是只要有信心,困難就不算什麼了。」

 原住民登山專家伍玉龍,在攀登七頂峰的過程中每次都會帶著國旗登頂,他在南極的頂端,說出了不平凡的話語:「因為我愛我的國家,這個旗子已經跟我走了六次,可能以後還會好幾次。」

 六年級的謝穎泝和黃致豪,一個頑皮的叫著「誰要嫁給我!」,一個開心的大叫:「四個人都中樂透啦!」在零下二十度的南極,在海拔4897公尺的峰頂,他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從哪裡出發,就回到那裡,1月20日清晨,在台北的機場大廳,已經擠滿許多準備迎接追尋夢想的勇者,在親人相互擁抱與疼惜聲中,四位愛山的人,也同時聽到世界最高峰的呼喚。

採訪側記:

 能踏上南極的土地,相信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願望,不過當身上背著五十公斤的登山裝備、糧食與攝影器材,在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地,一步一步的往山頂前進,卻是一項非常艱鉅的考驗;導演柯金源在沒有攝影助理與挑夫的協助下,獨自一個人帶著攝影器材,跟隨七頂峰的四名隊員一同攀登文森峰,在這段旅程中,他不再只是一個攝影師,而是攀登隊的一員,或許沒有最好的攝影機,沒有完整的後援,沒有時間停下來精心雕琢畫面,然而呈現的卻是最真實的生命感動。

心路遲緩兒變身蜘蛛人


心路仔仔「超超」,本身是唐氏症孩子

由於本身肌肉張力較低,藉由攀岩運動,提升了超超的肌耐力及肌肉量

攀岩時常用到抓握能力,對超超的精細動作也有幫助

攀爬時的身體位移也提升其手眼協調能力、身體的平衡感、協調性。

最會爬的「小風」是裡頭的攀岩一哥,雖然剛開始時非常抗拒攀岩

經過教練耐心的指導後,可以獨立完成橫渡及上攀,問他還要不要來攀岩社時

小風說:「要!因為教練說要堅持下去!」。

星期一, 1月 28, 2008

動人的魅力與榮耀


有八十五年歷史意義的洋基球場將在二○○八年後退休,要在此地看王建民打球,今年是最後機會。

美國職業運動種類繁多,但唯一能稱上美國「國家運動」的,就只有棒球。在美國職業棒球三十支球團中,擁有最多球星、獲得最多次世界大賽冠軍,同時也最具話題性的球隊,就是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洋基曾創下二十六次世界大賽冠軍、「五連霸」紀錄,至今無其他球隊能出其右。而「洋基王朝」這些輝煌紀錄,都是一九二三年搬入洋基球場後創造的;在還沒搬入這座球場前,洋基從來沒拿過任何一次世界大賽冠軍。

洋基球場位於紐約市的布朗克斯區,在一六一街(161th street)與河濱大道(River Avenue)路口,這座被譽為「布朗克斯鑽石」的球場在一九二三年啟用後,從早期「全壘打王」貝比•魯斯(Baby Ruth)、「鐵馬」蓋瑞(Lou Gehrig)到迪馬喬(Joe DiMaggio),無數傳奇球星在這座球場上締造名留青史的紀錄。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的老公迪馬喬曾締造連續五十六場安打、被稱為「棒球界最難打破」的紀錄之一,至今高懸六十七年無人能破。你可以在球場的外牆上看到他的名言:「感謝上帝讓我成為洋基隊的一員(I want to thank the Good Lord for making me a Yankee.)。」

紀念公園細數偉大球星

為了這些傳奇球星,洋基球場在左外野全壘打牆外設了一個紀念公園(Monument Park),陳列了所有洋基偉大球員的退休背號和銅鑄紀念碑——洋基是第一個將背號退休的球隊(也就是某球星退休後,其所屬背號也不再被使用),也是退休背號最多的球隊。

在美國,要能找到和洋基球場有同樣歷史的建築物已不多,從美國總統哈定(Warren G•Harding)執政以來,有十四個美國總統曾在洋基球場留下足跡,如著名運動作家詹寧森(Christopher Jennison)所說,洋基球場代表的是「高潮迭起的劇情、動人的魅力與榮耀」。

不過,這座極具歷史意義的球場,在二○○八年結束後,可能就要和世人告別。因為洋基球團已新建了一座球場,預計將在二○○九年啟用,屆時洋基新主場也將跟著搬家,原來這座具歷史意義的洋基球場就只能供人憑弔。

按洋基官網排定的賽程,二○○八年洋基主場開幕戰是三月三十一日(美國時間)對多倫多藍鳥(Toronto Blue Jays),而主場例行賽最後一場比賽,是九月二十一日對巴爾的摩金鶯(Baltimore Orioles),這座紀錄了無數洋基球星傳奇的球場,可能也就在這一天和所有球迷告別。如果你想參與歷史一刻,洋基球場可容納五萬七千名觀眾,外野看台票價約二十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五十元)。如果想近距離看球星,內野看台越靠近球員的,如洋基球員休息室上方、一壘看台第一排座位,票價就高達四百美元(約合新台幣一萬三千元)。

洋基球場的消失,將是棒球歷史上的一大損失。二○○八年後,觀眾將無緣再見到洋基隊及王建民,在目前這座極具歷史意義的球場出賽。

以上轉載自商業周刊

星期一, 1月 14, 2008

魅力瀉湖




臺南海岸原先就是一系列的沙洲與潟湖所組成的「洲潟海岸」

但在曾文溪的淤積與人為海埔地的開發後,潟湖所剩無幾,
七股潟湖是現今僅存最大的一個,佔地有1600公頃。

竹筏原先是當地漁民的謀生工具,如今搖身一變,
成了讓民眾體驗遊覽潟湖的最佳交通工具,搭乘竹筏除了是新穎的體驗外,
更可一覽潟湖風光,觀察養牡蠣、定置網、水鳥等生態…。


生活在潮間帶的小精靈,在漲潮時不見蹤跡,但是在退潮時,就一一現身,
有揮舞著大螯的「招潮蟹」,有在泥灘地上的「彈塗魚」,
有急速奔跑的「角眼沙蟹」,有露出一對眼睛在水面上張望的「萬歲大眼蟹」,
有在淺水處優遊的仔魚,也有為覓食而來的各種鳥類。

星期五, 1月 11, 2008

驕客



一批批遠從西伯利亞南飛的黑面琵鷺停歇在曾文溪口北岸的魚池和潟湖

一直到隔年四月氣候漸暖後,再陸續飛回北方的棲息地

它有扁扁,長長,黑黑的嘴巴, 腳很長,還有不算短的脖子

外形與鷺鷥相似,成鳥頸部及頭頂後開始換上金黃色羽毛

但亞鳥則仍為白色羽毛。



每年,前來台南縣曾文溪口渡冬的黑面琵鷺高佔全球族群量三分之二以上

目前全球黑面琵鷺僅存不到800隻,是如此珍貴且瀕臨絕種的鳥類

因此黑面琵鷺的保育問題一直受到國際的注意

國際知名保育學者珍古德,在10年前曾到七股曾文溪口觀賞黑面琵鷺

1999年國家地理雜誌更首度刊登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在七股曾文溪口的照片

使得黑面琵鷺更成為國際間衡量台灣保育工作的一個指標

星期四, 1月 10, 2008

感受白色大地的生命力






台灣西南沿海地是平坦日照強烈,再加上冬季乾燥強勁的東北季風吹佛

使得七股鹽田成為西南沿海最大的曬鹽場

攀登鹽場中區所的這座大鹽山,放眼四周已不復見 ~ 鹽工辛勤日晒鹽、挑鹽的畫面

只有觀光客才會在此地穿梭進出,平常這裡應是人跡罕至。




台鹽91年在七股鹽田收起最後一灘鹽後,便告別了台灣曬鹽三百三十八年歷史

終於畫下以產鹽專賣制度的句點

而縮編轉型為鹽的其他高價值加工製品

現在我們所用的鹽 , 都是由與澳大利亞合作的夥伴公司轉進口

星期三, 1月 09, 2008

X-Seed 4000 / Ocean City



研討會時,日本來的主講者教授透露後, 蠻訝異ㄚ
當地球轉動每一個黎明, 挑戰重重關鍵,
探索未知的建築境界,地球將出現的夢幻建築物!

現代全球各國造的摩天樓一棟比一棟高。高度八百零七公尺的杜拜塔已不夠看,日本欲斥資9000億美元造大樓 將高過富士山,構想建造四千公尺高,可住一百萬人的巨塔,一座大樓即自成一個城市。
這座巨塔定名為「X-Seed 4000」,按設計者日本「大成建築公司」的構想是:巨塔有八百層,造型仿富士山,不但是超級金字塔,還是東京的「城中城」。

X-Seed 4000採太陽能發電,巨塔內部視外圍天氣會自動調節照明,還有土壤建造公園等內部造景。設計上也考量到應避免居民罹患高山症,居住區主要集中於二千公尺以下的樓層,使用二百人座的大型磁力電梯,從底至頂約需三十五分鐘,到一定高度或許還能滑雪。

專家表示,偌大建築若要安穩,最好建在海上,而非陸地。

“X-Seed4000”摩天巨塔將擁有800層樓,可以同時居住100萬居民。不過,由於巨塔穿入雲層,設計師必須考慮最底層和最高層之間的溫度和壓力差等棘手問題。
好在金字塔式的結構,可以幫助摩天巨塔抵禦高處的強風。
大型電梯能坐200人
根據設計藍圖,“X-Seed4000”摩天巨塔將是一座可以自給自足的人工智能型生態城,它將都市生活和自然環境完美結合,主結構是鋼骨,外�棓h使用太陽能板,利用太陽能為巨塔提供主要能源。巨塔內部將盡量自然採光,並根據外部天氣變化自動調節照明亮度,大樓內部還有人造公園等“自然風景”,摩天巨塔的用水則會採用100%的循環水。

據悉,“X-Seed4000”摩天巨塔將使用可容納200人同時乘坐的大型磁力電梯,乘客從底樓坐到頂樓,將需要花上35分鐘的時間。但根據設計,居民們將主要生活在2000米以下的樓層中,而更高的地方由於空氣寒冷,可能會建成滑雪場等設施。

星期五, 1月 04, 2008

無線感測潛力大 市場漸成形


無線通訊的應用愈來愈廣,除了作為網路或音視訊傳遞外,感測器應用市場也備受重視。

由於人類周遭有太多電子設備須和現實生活結合,未來這些設備都將具有

對環境的偵知及反應能力,需要靠密集的感測器作為耳目。

在建立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後,可能的應用包括電力線、瓦斯管線,

或各種液位、壓力、溫度、流量等的偵測網。

因為網路上的感測器具有隨插即用能力,所以也可能延伸出其他可用於

醫療或商務的監視功能。假若用於醫療領域,病人身上配戴的健康監視裝置

就能隨時回報病人狀況給醫療監視中心。

星期二, 1月 01, 2008

Say Hello to year of 2008



photograph thanking you for being offered by NASA/JPL team.
大家新年好.大家新年快樂!

是去參加了新年倒數?還是和誰一起團聚度過?

一個人過? 還是和朋友?情人?去哪兒了?

再不然﹐看看DVD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外面冷颼颼,我去參與了台北最High 展翅上驣 飛越08 福臨台灣人人有份的跨年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