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5月 01, 2011

教授訪台 找差距、補不足

2011年初訪臺灣測“水深”

2011年1月18日,我終於踏上中華民國的領土,而89歲的老父
──“國府遺民”(前國軍少校),淚盡赤塵,老病交加,無力再見青天白日旗了。
抵達高雄機場的那一刻,心情極其複雜,見到獵獵飄揚的“滿地紅”,
感覺總有點異樣。

1月臺島,氣候溫和。登臨高雄港之“打狗領事館”,放眼藍天碧海,
不免想到老蔣敗台龍困淺水而無可奈何,心情難佳。還有60萬隨從國軍、
140萬難民,那漫漫長夜,如今都隨風飄去了嗎?

“東風”無力百花殘

一上旅遊車,導遊楊小姐便半侃半真地說:“你們大陸說臺灣是
中國的一部份,我們這邊則說中國是臺灣的一部份。

”政治成為導遊搞笑大陸客的一大賣點。

導遊要我們猜猜臺灣絕對沒有的一條路名,無人答到。
楊導遊宣佈:“臺灣沒有的是八路呵,公車也沒有八路,
蔣介石最痛恨的八路呵!”她還質問:“我們臺灣至今不承認蒙古獨立,
同意蒙古獨立是誰呵?!”中青年遊客一臉茫然。

滿耳漢語、滿街華文、滿山規制雷同的墓葬,甚至熟悉之至的
“西子夕照”、“南山人壽”......還有三裡一廟五裡一宮,
讓你無法不生感慨:到底是中國人!

兩岸阻隔60年。如今盤點決算,臺灣人均GDP1•5萬美元,
大陸不足4千美元。可謂“東風”無力百花殘,就是4千美元
的人均GDP,亦靠“西風”(市場經濟)刮來。

遊島六日未見一丐。很少看到自行車,除了轎車,便是一串串的“電驢子”
(摩托、助動車)。而相當一部份“電驢子”主人不是買不起轎車,
而是自覺減少道路壅堵。這比我們又進了一步。我終於明白,
為什麼還是有不少大陸姑娘嫁來臺灣。

2008年7月,臺灣對大陸開放旅遊,但必須旅行社帶團,不准自由行。
若遊客脫團偷跑,兩岸旅行社各罰20萬台幣。這樣的“不幸”屢有發生,
甚至傳出整團脫逃的“大不幸”。當然,台民不會偷渡大陸。
台人來大陸,手續簡便,僅上海地區就有常居台民50余萬。
說來還是臺灣身分的含金量要高於大陸公民。

臺灣大學畢業生起薪2萬到2•5台幣,若進入公務員,起薪2•8萬到3萬。
大陸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1千8百餘元人民幣。人民幣與台幣匯率1:4•5。
臺灣對大學生薪水設有保護性標準,最低1•8萬台幣。就是鐘點工,
亦有每小時96台幣的最低工資標準。臺灣電視報導:家庭清潔工因
近年關而漲價,4百台幣一小時,相當90人民幣一小時。上海家庭清潔工
最高20元一小時。勞動力值錢,現代化標誌之一呵!

臺灣醫保普及,感冒患者進入任何一家診所,4百元台幣搞定。
社會整體誠信度較高,各旅遊定點商店“不二價”。我在地鐵數次問路
,特意找年輕人,每次都得到詳盡的解答指點。一位地鐵青年員工,
那邊車子都進站停穩了,他還堅持在紙上寫完我要達到的站名。
對比之下,大陸青年絕無如此普遍的熱誠度。

臺灣青年的“助人為樂”當然是教育的成功。成長期深得愛沐,
長成後才會傳遞仁愛。
大陸人(尤其我們紅衛兵一代)成長於階級仇恨的社會環境。
今日的冷漠可想而知。培養了60年的“共產主義新人”,
硬是不如蔣夢麟《西潮》影響下的臺灣青年。

隨時隨地可以批評領導人

回滬後與申淵先生談起海峽兩岸人文素質的差距,他告訴我專家
為四大華人區文化素質排序:臺灣第一、新加坡第二、港澳第三、
大陸最末。臺灣地鐵設有老人專座,載客多人擠,兩個專座都會空著,
中青年不會佔用。至於公眾場合抽煙、隨地吐痰這些大陸常見惡習,
這次在臺灣,我還沒見到。

遊島數日,明顯感到臺灣生活節奏快於大陸。無論電視主持人語速,
還是餐廳、商店招待的語言動作,頻率都很快,無聲訴說著台民的時間觀念。
臺灣互聯網的速度也比大陸快得多且無任何遮罩,不會遭遇“該網頁無法顯示”。
這種真正的現代化,大陸何時有?

本人由南向北一路走了高雄、嘉義、台中、花蓮、臺北,各城街頭都有
“不宜矗立”的舊房。有的大陸客說臺北市容遠不如京滬,可這正是
人家先進之處──不搞強行拆遷。舊房的存在說明臺灣政府對民權的尊重,
視百姓權益在政府面子之上。這是臺灣舊房背後的人文理念,
而不是大陸思維定勢的“政府無能”。

臺灣公園一律免票,既然靠納稅人的錢建造營行,憑什麼再收納稅人的錢?
公園一般不大,緊挨居民區,便於使用。

進入台中一家珊瑚博物館,塞過來一張5百台幣“折價優惠券”,
小馬哥頭像赫然映目。國家領導人為一家商店做“形象代言”,
大陸絕對不不敢!臺灣政客為選票計必須親民。開車見選區內有紅白之事,
都會停車進去“親民”。臺灣議員自嘲:“早上送人上天堂”(出殯於晨),
“晚上送人入洞房”(婚宴於昏)。
投票前的掃街拜票,每天與千人以上握手,“握手握到手腫”。
候選人稱民眾為“頭家”(老闆)。

車上小楊導遊很隨意地評點‘國家領導人”,稱阿扁沒做什麼事,
惟一政績就是允許臺灣人稱臺灣人;呂秀蓮不錯,至少搞了兩項德政:
設立地鐵婦女夜間候車區;架設113家暴專線。僅導遊這份評點政治
要角的“自由”,就已說明“國情不同”──公眾已享“免於政治
恐怖的自由”。大陸中宣部有令:凡涉及政治局委員一級
(如陳永貴)的文字,必須報批。稍涉負面一律“留中”。
臺灣言論自由可為大陸深思呵!

電視以民為本,街名重傳統

小小臺灣電視頻道居然超過7、80台,節目十分生活化,如告知怎樣
辨識冷凍蝦、瀕死蝦與死蝦。維權新聞亦占相當比例。19日TVBC新聞台:
台民蔡姨乘飛機回家,損失3盒巧克力。這區區小事,新聞做得很大。

媒體幫襯弱勢群體,可見台人維權意識普遍強烈。18日東森新聞報導:
亞洲航空公司因債務取消某些預約航班,如幾個月前訂的泰國旅遊班機,
全額退還訂金與相應利息。已令人十分感動,不料臺灣訂客仍不滿意,
強調航空公司毀約的嚴重性,給他帶來諸多不便云云。此事放在大陸,
還有近半年時間,完全可另行預約,再說航空公司已予賠付,還要怎樣?
不過我馬上意識到:惟消費者維權意識強烈,才能最終遏阻各種欺詐,
保持商務活動的均勢。

幾天臺灣新聞聽下來,明顯感覺主持人的“民眾”意識,動輒以
“民眾代言人”自居。
大陸主持人根本不可能也不敢萌生這種意識。否則惹上敏感的
“挑撥官民關係”、“故意與政府對立”,還得了麼!
電視臺長、副台長,幹什麼吃的!大陸新聞“黨之喉舌”,
當然不能也不允許成為“民眾代言人”。

差距在各處綻露。登島次日,導遊人手一冊發送《大陸旅客須知》,
詳盡告知各項權益,旅行社及導遊不得收取額外費用,告知各種電話號碼,
包括購物糾紛求訴電話。這種明顯“授人以柄”的小冊子,大陸旅行社從不配發。
小冊子不僅大大方便遊客,也防止導遊串通商家肆意宰客。
臺灣旅遊局還規定用新型旅遊車接待大陸客,8年以上的舊車接待日本客與馬來客,
似乎也甚有“統戰”意識。

另一感慨較深的是臺灣保留了傳統文脈。臺北地鐵和道路有
“忠孝”“仁愛”“敦化”等名稱,大陸所有地名一律“革命化”,
已看不到“忠孝仁義”了,多的是“解放路”“延安路”“人民路”“朝陽路”......

新聞不避軍事秘密,紅書當街賣

最後一天,花三個多小時溜街,逛遍臺北書街──重慶南路,對臺灣出版業粗窺一二。
歷史傳記類書籍,被壓縮至一二展櫃,不少家書店乾脆不賣。
滿街幾乎看不到政評類雜誌,惟二三家有售港刊《開放》。最初驚愕,
不久釋然。台人對政治刊物的需求,已因報禁開放而消失在新聞自由之中。
臺灣最暢銷的書籍與大陸一樣,為教輔類、備考類等實用書。

最有人文差距的是:臺灣書店竟出售血血紅紅的連環畫──《紅岩》、
《鐵道遊擊隊》、《林海雪原》、《紅日》、《戰火中的青春》、
《霓虹燈下的哨兵》、《英雄小八路》,甚至《毛澤東語錄》
(去年七月初版),今日大陸不僅不准出售港臺版政治書籍,
連港臺版書籍的評論都有限制。

購書時,一家化妝品店售貨小姐見我挾著書刊,得知我是大陸客,
便問:“先生,你看得懂繁體字?”中青年大陸人確實有繁簡字
的文化隔膜。我朝小姐詭詭一笑:“看得懂,中國人怎麼會看不懂中國字?”
不過我也僅僅看得懂,書寫則有相當難度。

8平方公里的日月潭水,比573平方公里的浙江千島湖還要清澈,
管理水準一波可見,真正珠潭浮嶼,蕩心滌懷。30余歲的遊艇司機,
從頭至尾介紹景色,吃力之中見敬業。若在大陸肯定會以錄音代勞。

太魯閣大溝深壑中,東西橫貫公路靳珩橋邊,矗有殉職工段長
陳靳珩塑像,配以文字說明。讓我想到大興安嶺南麓鐵路(1960年代),
筆者下鄉所在的呼中隧道,一次塌方就有20餘名鐵道兵遇難,
鐵路隧道口一塊簡單墓地,無像無牌。對待生命的態度回然有別。

適逢胡錦濤訪美,1月19日的臺灣新聞均有報導,語調十分中性,
僅在最後簡要帶一句法輪功與西藏人士的“預期抗議”。

應中老年遊客要求,導遊在車上播放碟片《兩蔣父子檔案解密》。
講到抗戰,配有中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大陸似無可能出現如此嚴重的
“政治錯誤”。本人至今從未聽聞《中華民國國歌》,請小楊導遊清唱一段。

原來這“國歌”並非激越的進行曲,而是舒緩的慢拍曲。
對政治人物的評點寬鬆度體現社會自由度,兩蔣父子碟片
既不避蔣原有一妻二氏,亦不諱江西剿共屢戰屢敗,
還挖蔣介石的腳底板,“揭發”蔣早年在日本振武學校成績排54名。

臺灣電視軍事頻道亦有“爆料”,不僅承認台軍處境尷尬,
對大陸共軍只能“有效嚇阻”,22日TVBC新聞台抖出最近一次軍演
(馬英九上臺後最大一次飛彈演習),發射導彈25枚,中靶19枚,脫靶6枚。
主持人質問! 這! 樣的效率能夠擊退共軍嗎?大陸電視臺決不可能捅出此類
“軍事秘密”。大陸電視播音員一副“師爺”腔調,儼然“我說你聽”的架勢。

性觀念的開放度也是社會文明的一道刻線。臺灣據說在陳水扁任上取締妓業,
但性觀念到底比大陸開放得多。花蓮一家大理石廠,陳列室設有性專櫃“根與源”。
入住的花蓮洄瀾客棧,抽屜裡放著免費的高級避孕套,
大陸酒店恐怕不可能出現如此的服務。

雅致的洄瀾客棧就在海邊,清晨散步,發現此處原為軍港,兩座廢棄的水泥
地堡面海而臥,靜靜述說著當年的“戰備”。不遠處一座蔣介石立像高高聳立,
一身中山裝,柱杖挾包,凝視大海,顯然以“反攻大陸”為主題。
民進黨上臺後一夜之間推倒台島3千蔣像,這一路還真第一次“瞻仰”蔣像呢。

離台難忘張學良口述歷史

臺灣一行的“後續效應”是購回唐德剛的《張學良口述歷史》,
搞清幾個中共一直遮蔽的史實:一、張學良剿共並非蔣介石所逼,
而是張的自願選擇。張學良不願去剿土匪劉黑七,而自願選擇打
共產黨。二、張學良最後對西安事變的態度:如果他是蔣會斃了叛亂者,
因此蔣關了他半個世紀無怨無尤。1958年蔣在桃園大溪見張,說西安事
變對國家損害太大,張垂首不能視,兩人都流了淚。蔣死後張學良挽聯中有言:
“關懷之殷,形同骨肉”。中共一直將張捧為“民族英雄”,
90年代力邀返訪大陸,張身邊也有不斷促返的晚輩,
張就是不返,底因原來是::「共產黨歡迎我幹什麼?
歡迎我回大陸,文化大革命呀?
我們奉天啊,有一句土話:『貓給耗子舔鼻樑骨』,沒安好心!」

《張學良口述歷史》中還有一段值得轉述的內容:
汪精衛刺攝政王後,由肅親王善耆主持審判,
肅親王沒殺汪,對汪說:“假如你們成功啊,
我看你們也不能強過我們什麼的。
1922年,汪精衛對張學良說:“他這句話所說的應驗了,
我們今天成功了,真是還不如人家前清,弄得這麼糟糕!

到了偉大的毛澤東時代,又如何?連清廷的法治意識都不如,
滿清尚有“立憲”意識,毛立憲法後,竟說:“如果有一天條件成熟了,
有人提議廢除憲法,永遠不要制定憲法,我會第一個舉手的。”

匆匆一行,走馬觀花,還真沒看到多少臺灣的負面情況。
不過憑常識臺灣一定會有不盡人意之處。一位十分關注臺灣新聞的朋友,
每天收看臺灣電視新聞三小時,他托我轉告臺灣媒體:

一、臺灣新聞報導面太窄,關注點太小太瑣碎;
二、對大陸新聞關注太少,別忘了海峽對岸有大批收看TVT、
        東森新聞的大陸觀眾,他呼籲臺灣新聞最好“兼濟天下”。

春節期間,每天約6千大陸客登島。平時,臺北故宮博物館每天遊客5千,
三分之一來自陸客團。大陸已成為臺灣旅遊業的支柱。
2010年,120萬大陸客登島,給臺灣帶去910億台幣收入。

中共當然意在遏阻臺灣的離心力,降低民進黨的“台獨”分貝。
不過每天數千大陸客也會帶回不少“不良資訊”,目睹臺灣人民的富足自由

加之這頭阿扁夫婦受審蹲監,那頭曉波入獄、劉霞管制,
不產生一點“直觀對比”亦不可能。
畢竟隨風潛入心,潤物細無聲,群眾的眼睛雪亮呵。
台島旅遊將無可遏阻地推促大陸民主浪潮的形成。加深彼此瞭解後,
豎立起價值比較,一定會“找差距、補不足”,急起直追。

裴毅然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編按:上海裴毅然教授,是長期研究中國現代史的學者,今春首度旅遊臺灣。帶著一串問題有備而去,走馬觀花,滿載而歸。寫來他的觀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