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月 14, 2011

戶外體驗教育


十九世紀末,德國青年發起漂鳥運動,

學習候鳥精神,在漫遊於自然中追尋生活的真理,

在自然中歷練生活的能力,創造屬於青年的新文化。

這運動的風起雲湧,使得日爾曼青年比其他民族

更優秀,更經得起考驗。

雖然歷經兩次大戰失敗的恥辱,德國能在短時間內又恢復一等強國的地位,

可說是漂鳥精神所造成的。


比起德國來,我們有更多的自然環境可供年輕人去投入、
去學習、去體驗,從平易的丘陵小溪地帶到崢嶸的高山深谷,
有許多原住民部落間的小徑,或舊時的步道可供選擇,
加之氣候溫和,要做一隻「漂鳥」實在太容易了。

要推動漂鳥精神,讓年輕人背起背包走入大自然,
讓他們在自然環境擷取更多的生活智慧,
包括警覺、判斷、勇氣、耐力……等等優良性格的鑄成,
不只對孩子的成長有莫大的助益,更是國家民族之福。

當然不只由家庭改變父母觀念,政府的有關單位還有很多的事要做。

台灣已有五個國家公園,我希望這麼大的自然空間,
不是用來做為觀光區,它必須被精心地設計,
成為年輕人投身大自然的門徑。

例如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已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要整修錐麓斷崖古道並重建橫跨立霧溪的山月大吊橋;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已著手修復橫越中央山脈的
八通關越嶺道,使成為國家級景觀、史蹟步道,
就是一些令人喝采的積極做法。

除錐麓古道、八通關越嶺道外,台灣還有許多值得
整修為健行步道的山徑,如從屏東霧台經巴油池至
台東知本的鬼湖越嶺道;從高雄六龜經出雲山,
紅葉谷至台東的內本鹿越嶺道;從南投水里經丹大舊址、
關門至花蓮富源的關門古道;
從霧社到花蓮銅門的能高越嶺道;
從梨山福壽山農場經紅香、瑞岩到惠蓀農場的松嶺眉原步道;
從五峰經觀霧到上島溫泉的鹿場越嶺道;
從北橫棲蘭經鴛鴦湖至秀巒的斯馬庫斯古道……,
此外,在台北近郊的,還有從烏來經拉拉山麓到
巴陵的福巴越嶺道、探溯南勢溪的哈盆越嶺道等等,
都是往昔原住民部落間交易的重要道路。除了有茂林幽泉之美、
雲海壯闊之盛,沿途還有許多部落留下來的殘跡
、原住民抗暴的歷史古蹟,兼具有懷古與學術探索的價值。

這些古道有些仍為登山隊伍所利用,此外,
還有陸軍的特種部隊做為演習之用,一般說來路況都還好,
只要稍加整理,就成為絕佳的自然步道。

由於完善的步道、露營地、青年自助旅社可以引起人們的親近感,
只要有時間要去徒步旅行,不必報名參加團體隊伍,三兩好友同行,
甚至獨自一人出發都不成問題,反正手邊既有詳細的資料,
沿途又有明確的指標,隨興結交的朋友也許更加志同道合呢!

當然,團體隊伍並不是因此就失去了重要性,
每年暑假由救國團舉辦的青年自強活動,可以加深難度與廣度。
例如由登山專家及原住民嚮導的協助,
組成探勘隊踏查古地圖記載的舊道,或者組織地質、考古、
野鳥、植物、生態……等學術性研究隊深入大自然,
讓學有專長的教師們隨隊指導,甚至可以組成海外訪問隊
進行一連串的學術、探險、健行活動。

這些團體不只使參加者有更豐盈的收穫,
由參加團體所得到的知識與經驗,可能對他的一生有無法估計的影響。

以我三十年在國內外登山健行的經驗,
台灣的野外活動環境比諸其他國家,可說是最得天獨厚的,
幅員雖小但是景觀變化巨大,有垂直分布的動植物,
也有垂直分布的九族原住民遊獵文化的遺跡,
有便捷的交通可以在半天內離開市塵,直赴山野森林的盛宴。

加上現在到國外作自助旅行更加風行,國外的資料易於取得,
每一個國家所舉辦的旅遊層次,更是提高到進入蠻荒地帶、
進行野生動物的拍攝、激流泛舟、高地健行、浮潛……等活動,
因此當今的年輕人可以很幸運地踏入更開闊、更廣大的活動空間。

漂鳥運動所主張的,是與我們日常緊張生活完全相反的方式,
以更悠閒的心情、更多的體力消耗,投身於大自然中,
在健行的過程中,在自助旅社或露營的質樸生活裏,
得到肉體與精神的重生。

漂鳥運動最理想的情況,是鼓勵所有父母也參與行動,
與孩子們共同計劃,共同享受健行的樂趣,
讓小孩從小習慣於戶外生活,像德國以及其他國家一樣地蔚然成風。

轉載 楊南郡

沒有留言: